彩虹为什么又称为美人虹

彩虹为什么又称为美人虹

故武王开国,

即命周公制礼作乐,

并非是为了他们少数几个人的享受。

他们的礼乐不是后世那种“舞低楼心杨柳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而是为了更多的人受到礼乐的洗礼,

文明起来。

是故《汉书艺文志》引“传”曰: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可以想知,那些人们的能力和水平确实有限,

亟待教化提升。

可笑现代人以为那个时候连奴隶都是诗人的观念。

这首《蝃蝀》便是卫文公中兴之时,

目睹卫国遗风尚存,

故而命作诗以止过去之淫奔之风。

什么是“诗教”?这就是诗教。

恋爱自由很有可能是自古至今处于青春期的男女们共同的向往,

没有自由,就有挣脱自由的冲动。

然而,我倒以为,

正是这种不自由产生了爱情的神圣性,

自由就是这样一种悖论、吊诡。

太自由了,

爱情得来也就没有什么付出了;

太自由了,

爱情的魅力也就容易在自由中消融。

就好比,一朵温带的花,

如果放在热带去,

一会儿就会死去。

爱情是需要恒温的。

恒温中的点点细节,

往往胜过热烈中的一时激情。

三千年前的礼制,

原是先民智慧的结晶,

它渗透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

如处世的困惑、家庭的生活、

父子之礼、夫妇之情、

兄弟之义、教子之方,交友之道等等。

三千年前的礼制,

原也最平易,最切近人生,

上参天地,下应夫妇,中及君臣,

都是在礼制的包容之中,呵护之中。

不必想像古人是多么愚钝,

也不必设想古人是如何封建,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群先进的思想者,

他们在思考,他们在求索,

他们在实践。正是他们的努力,

才有我们今天文明的展开、文化的创新。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今异时,思想悬殊,

然而,人性中永存的共性是不会逐水而逝的。

任何时候都有另类,都有反叛者。

固然主流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

如长江干道中的流水,

不也夹带着污浊,

但也不要以为反叛就是革命,就是勇敢。

通过反面说教,以规范当时的礼仪制度,

这就是诗人的命意。

为什么把现代人喜爱的彩虹称作“蝃蝀”呢?

“蝃蝀”这个词,一看就像是两条虫,

不是什么好的寓意。

其实,彩虹的正名就是虹蜺,

也是两条虫。

《音义》云:“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

闇者为雌,雌曰蜺。”

在后人眼里,彩虹是美的象征。

不仅入诗入画,

而且还把地上那连接彼岸的桥都称之为长虹卧波。

如唐人董思恭还写过一首咏虹的诗:

春暮萍生早,日落雨飞余。

横彩分长汉,倒色媚清渠。

立梁前朝影,桥上晚光舒。

愿逐旌旗转,飘飘侍直庐。

为什么在古人眼里,

虹倒成了有阴有阳的东西?

这就不得不牵涉到古人的阴阳观。

正常的天是蓝色的,

而虹则呈现出七彩光环,

这在古人看来是反常的,

反常的东西是不吉的。

古人便以为虹的产生是由于阴阳不和的结果,

而对应人事,

就是婚姻错乱,

因而将它视作淫邪之气。

如刘熙云:“淫风流行,男美于女,

女美于男,互相奔随之时,

则此气盛。”

彩虹尤其常在东边出现,

而东边是日出的地方,

这在古人看来更是令人忌讳的,

所以诗中说“莫之敢指”。

郑玄也曰:“霓,邪气也。阴无德,

以好色得亲幸于阳也。”

《春秋演孔图》则曰:“霓者,斗之乱精也。

失度投霓见。”

宋均还引申道:“虹蜺,阴气也。

阴气贯之,君惑于妻党之象也。

于中孚经曰:‘蜺之比,无德以色亲。’”

把虹的出现看作是阴气的作用,

这自然是古人思维的产物,

也是人类认识大自然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阴则对应世间的女性,

所以虹又称“美人虹”。

古人还认识到“暮虹截雨,朝虹行雨。”

这也不利于人们的生产活动。

因此,虹在古人心目中总不是吉祥之兆。

本诗以虹起兴,

虹的过度艳丽就寓意着世间女子失德,

以色诱男子。

因而,诗中便劝戒这种过礼违礼的女子,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是天经地义之事,

也是礼制所允许的,

但不待父母之命,人皆恶之;

无贞信之德,人皆惧之。

这首诗,显示出文公时诗教的温柔敦厚。

如果把它理解为是反抗礼教制度、

争取婚姻自由的勇敢女性的诗显然是滑稽的。

诗中的彩虹根本就不是我们现代人观念中的彩虹,

不是诗人向往歌颂的对象。

读无用之书,做有趣之人

小编:艳平

欢迎关注我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B站怎么开小号?简单操作教程教你轻松搞定
365体育是正规的吗

B站怎么开小号?简单操作教程教你轻松搞定

📅 06-28 👁️ 3100
十大游戏加速器推荐
365体育是正规的吗

十大游戏加速器推荐

📅 06-27 👁️ 1828
回顾:1994年第十五届世界杯
365bet体育赌场

回顾:1994年第十五届世界杯

📅 06-28 👁️ 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