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05年环境状况公报
发表时间:2007-11-26                       文章来源:
[字号: ]            [打印]            [关闭]

佛山市2005年环境状况公报

 

为贯彻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粤府[2002]71号)文件精神,经市政府批准,现将2005年度佛山市环境状况公布如下:

一、环境状况

2005年我市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抓手,重点环保工程得到加强和落实,工业污染防治的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成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珠江综合整治“三年不黑不臭”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江河水质符合功能区水质标准要求,城市河涌水质污染有所减轻;城市声环境质量良好;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得到加强。

(一)环境质量

1.环境空气

2005年佛山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达到良好的天数比去年增加4天,为350天,占总天数的95.9% ;处于轻微污染的天数为14天,轻度以上污染的天数为1天。但在个别时段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局部空气污染依然突出。

2005年全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9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9%;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36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5.9%;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78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3%。全市降尘年月平均浓度为5.79/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4.9%,优于省推荐标准(8/平方公里·月)。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全市空气质量较上年有所好转。

2005我市酸雨污染仍较严重,全年降水pH平均值为4.37,酸雨频率为87.6%。与上年相比,降水酸度增强,pH均值降低0.23pH单位,酸雨频率上升13个百分点

2.水环境

1)饮用水源

2005中心城区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2)主要江河水质

主要江河包括西江干流、顺德水道、东平水道、潭洲水道、平洲水道、容桂水道、东海水道7条河流。2005年东平水道、容桂水道和潭洲水道水质较好,均达到相应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西江干流水道、顺德水道、平洲水道、东海水道主要水质指标均稳定达标,主要超标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主要受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的影响。

3)城市河涌

2005年对7条内河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桂畔海、高明河达到相应水质标准,其余5条内河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其中佛山水道、西南涌、大棉涌、水口水道为劣Ⅴ类水体,大良河水质超过Ⅳ类标准,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有机物。

3.声环境

2005年全市声环境质量较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均达到国家相应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6.5分贝,达到区域环境噪声2类区昼间标准(60 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0分贝,优于70 分贝的标准限值,小于70 分贝的路长占总路长的90.5%功能区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8.0分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2.1分贝,其中1类区、4类区夜间平均等效声级超过相应标准限值。

(二)污染物排放状况

1.废气排放

2005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4805813万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9.00%,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8932.29吨,比上年增长18.18%;烟尘排放量为21485.04吨,比上年增长44.56%;工业粉尘排放量为6205.37吨,比上年减少2.16%

2.废水排放

2005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47271.90万吨,比上年增长9.65%。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4936.90万吨,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4047.71吨,氨氮排放量为800.04吨。2005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6.08%。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2335万吨,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3173.80吨。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3.62%,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

3.固体废物排放状况

2005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52.24万吨,比上年减少9.3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50.05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8.44%。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6814.72吨,综合利用量2415.63吨,贮存量623.96吨,处置量3775.13吨,排放量为零。全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产量62.50万吨,无害化垃圾量为51.10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1.76%。全市医疗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199.75吨,比上一年增加4.73%,医疗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量为4199.75吨,集中处置率为100.00%

二、环境管理

(一)环境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根据《佛山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规划纲要》开展了大气、农业农村生态等子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市和区已初步制定了“十一五”环保规划。开展了全市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方案的编制工作,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对电镀、化学纸浆、纺织印染、制革、化工、建材、冶炼、发酵和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处置等重污染行业同时进行全市统一规划和统一定点的研究工作。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项目管理

以南海生态工业园为试点示范,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在产业和工业园区中推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鼓励环保产业项目进园投资,有选择地引进符合生态工业的项目,尽量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资源的合理梯度利用,实现园区集中供热、集中治污、废物循环利用,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同时,鼓励同类企业适度集中发展,实现污染物集中治理。如西樵科技工业园A区作为纺织印染企业的专业基地,承接全市纺织印染企业的集中发展,目前禅城区的佛山市南方印染厂已计划搬迁入该基地发展。

2005年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7440个,其中,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有70个,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有1851个,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有5519个,环评制度执行率为100%否决了516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环境功能规划要求的项目。应执行“三同时”的项目数为615个,实际执行“三同时”的项目数为594个,执行合格的项目数为594个,“三同时”的合格率为100%

(三)环境法制建设

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环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完善许可制度建设;通过组织“四五”环保普法验收工作,进一步完善环保普法制度,加大年度普法力度,举办了《公务员法》、《信访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活动,并就环境执法个案召开全市环境执法研讨会;先后制定了《佛山市禅城区公交车冒黑烟行为公众举报奖实施细则》、《佛山市南海区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奖励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在扩大公众参与、创新污染源监管方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四)环境监督与监察

制定了《佛山市排污单位规范排放口整改方案》和《佛山市工业污染源厂容厂貌整改要求》,完成对全市116家企业的全面达标验收。继续加强和健全进口废物审批制度、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完成全市33家进口废五金定点企业的深化整改验收。加强对放射源的监管,实行身份式管理。制定环保系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建立了预警机制。

一年来,以组织开展“维护群众权益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专项行动”为重点,精心策划部署突击行动,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快速查处,严厉打击。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11041人次,现场检查企业6923人次,立案查处违法排污企业259宗,罚款金额428万元,征收排污费9975.43万元,比上年增加了54.91%

(五)生态环境保护

2005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5.58%;全年共创建9个省级生态示范村。

我市于20059月正式启动佛山市市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禅城区鄱阳村成功创建为我市第一个市级生态示范村。

(六)公众参与和环境宣传教育

保证12369环境投诉热线24小时畅通,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渠道。与佛山电台“早安佛山”节目共同创办创模热线,与市民互动对话。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19件议、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100%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案件6411宗,已处理结案6323宗,结案率为98.63%

环境宣传有新突破。在省市各种媒体播出或刊登环保内容报道超过2000篇,创历史新高;组织200多名市民参与“市民环保一日游”活动;推出“‘白鹤号’环保宣传车校园巡回展”活动,在五区9所校园巡回展出,全市100多所学校2万多师生直接参与;在禅城区开展公交车冒黑烟有奖举报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对被举报车辆的车牌及车属企业等进行了曝光,并组织媒体跟踪报道。

环境教育工作继续推进。全市共有137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成功创建为市级“绿色学校”。

三、环境建设

2005年我市环保投资达 537,855.26万元,环保投资指数为2.26%。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气、集中供热、园林绿化等)投资419,617.33万元,工业污染防治投资56,009.45万元,各种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51,905.49万元,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资10,322.99万元。

(一)以二氧化硫控制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大气污染控制和综合整治工作

制定了《佛山市二氧化硫脱硫工程专项资金使用方案》,多部门联手开展脱(固)硫工作,全年投资2879.9万元,完成85项二氧化硫治理工程。顺德杏坛工业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已经实现热电联供。陶瓷行业废气污染治理得到加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

加强烟尘控制区建设。烟尘控制区面积为323.8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内烟尘控制区总面积为127.19平方公里,较上年扩大17.28 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

(二)以佛山水道为重点的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推进

通过抓工程、上项目、出措施,深入推进以佛山水道为重点的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9.3万吨/日,总污水处理能力已达69.9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已建成16,在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30.2万吨/。全市45条重点河涌已有35条开始综合整治,特别是佛山水道、西南涌等重点河涌的综合整治已取得明显成效,佛山水道的水质由重度污染转为中度污染。

(三)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处理工程建设

高明苗村白石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建成投产,对狮中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开始对餐饮行业的潲水集中收集,进行综合利用。全市医疗废物暂存、收运、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完善;进一步加强、规范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的监督管理,开展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的全面普查工作,确定了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选址在高明苗村白石坳。

(四)噪声达标区建设

加强噪声达标区的创建工作。全市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为97.98平方公里, 较上年扩大了27.31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77.03%

(五)市容市貌建设

2005年,全市投入市容市貌改造资金达2亿元,对重点区域及城市出入口进行整治。结合道路的拓宽改造,开展了105国道、325国道、碧桂路、荷城沿江路、塘九线立交等景观整治,整治后道路交通畅顺,景观亮丽,景观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一大批现代化场馆如顺德演艺中心、琼花大剧院、亚洲艺术公园等场馆、公园的建成为我市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添上精彩的一笔。

(六)环保能力建设

通过开展以“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为主题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纪律学习教育月等活动,不断提高环保队伍的综合素质,强化了环保执法队伍作风建设,全市环保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环境监察、信息、监测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建成了废水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开始对8家废气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仪器。建成佛山环保系统广域网络,加强了全市环保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环境监测能力和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市、区环境监测站已有4个监测站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有5个监测站通过标准化实验室验收;市监测中心站购置先进的应急监测车,在广东省地级市监测站中第一家拥有应急监测车

四、环保科技与环保产业

一)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

近年来,我市将推进工业园区和企业清洁生产作为从源头控制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指导园区和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05年,我市大塘工业园区、禅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园区通过了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的认证,广东源田床具机械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得了 “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的称号,南海发电一厂有限公司等 6家第一批省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通过审查,市环保局获得“省清洁生产优质管理奖”。

(二)环保产业

2005年我市环保产业单位数为128个,环保产业职工总数15128人,环保产业年产值595065万元。

五、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

2005年我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结合组团式城市发展的特点,实施五区同创;二是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重点,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现佛山岭南水乡特色;三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四是全力抓重点片区的环境综合整,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五是广泛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创模,形成创模的合力。到2005年底,27项考核指标中我市已有24项指标基本达标。

 

站内搜索:
公务员邮箱登陆: @foshanepb.gov.cn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200501A004 佛山市环境保护局 版权所有
佛山市环境信息中心制作与维护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市东下路12号
办公电话:(0757)83382525 电子邮箱:foshanepb@foshanepb.gov.cn 粤ICP备15035135号 网站标识码44060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