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
发表时间:2007-11-26                       文章来源:
[字号: ]            [打印]            [关闭]

 

佛山市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

 

为贯彻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粤府[2002]71号)文件精神,经市政府批准,从2003年开始,每年世界环境日(65)当天,由市环保局发布上年度环境状况公报。现将2003年度佛山市环境状况公布如下:

一、环境状况
  2003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基本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酸雨污染依然严重;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珠江综合整治初见成效,主要江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标准;部分河涌水质污染仍较严重;城市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待继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
    ()环境空气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稳定,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硫(SO2)。

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发布空气质量日报,高明区19月发布空气质量周报,1012月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市民可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和互联网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禅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空气质量优)和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的天数为315天,占全年的86.3%,;南海区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为328天,占全年的89.9%;顺德区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为318天,占全年的87.1%;高明区空气质量全年均为优良;三水区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为353天,占全年的96.7%

1.环境空气质量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毫克/立方米)

取值时间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二氧化硫

SO2

年平均

0.02

0.06

0.10

日平均

0.05

0.15

0.25

二氧化氮

 NO2

年平均

0.04

0.08

0.08

日平均

0.08

0.12

0.12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年平均

0.04

0.10

0.15

日平均

0.05

0.15

0.25

 

禅城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62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3.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南海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60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7.1%;顺德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45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36.4%;高明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21毫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三水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28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4.3%;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三水区的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禅城区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44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2.3%;南海区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14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4.0%;顺德区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39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85.7%;高明区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26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1%;三水区年平均浓度为0.028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15.2%。各区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禅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93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31.0%;南海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79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7%;顺德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103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30.4%;高明区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浓度0.128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5.8%;三水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76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18.8%。顺德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禅城区、南海区和三水区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高明区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图中高明区的可吸入颗粒物柱状代表总悬浮颗粒物。

 

禅城区降尘年平均浓度为7.15/平方公里·月(省推荐标准8/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上升6.9%;南海区降尘年平均浓度为6.65/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6.2%;顺德区降尘年平均浓度为6.62/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上升3.8%;高明区降尘年平均浓度为7.24/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上升60.5%;三水区降尘年平均浓度为5.86/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4.7%。各区降尘年平均浓度均达到省推荐标准。

禅城区降水pH年平均值为4.46,比去年下降了0.02pH单位,酸雨(降水pH值小于5.6为酸雨)频率为80.0%,比去年上升3.7个百分点;南海区降水pH年平均值为4.45,比去年下降了0.06pH单位,酸雨频率为88.4%,比去年上升0.2个百分点;顺德区降水pH年平均值为4.34,比去年下降了0.32pH单位,酸雨频率为61.6%,比去年上升5.3个百分点;高明区降水pH年平均值为5.66,比去年下降了0.19pH单位,酸雨频率为35.0%,比去年上升14.6个百分点;三水区降水pH年平均值为4.76,与去年持平,酸雨频率为79.6%,比去年上升8.6个百分点。

2.废气排放

全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2750608万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7.87%。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3207.49,比上年增加3.95%;烟尘排放量为14902.05, 比上年增加6.28%;工业粉尘排放量为5509.85吨,比上年增加5.45%。

3.汽车尾气排放

全年共完成了对509143辆机动车(汽车106614辆,摩托车402529辆)的年检工作,其中,汽车年检首检达标率为81.70%,摩托车年检首检达标率为80.29%;路检机动车共12880辆,其中汽车路检达标率为88.46%,摩托车路检达标率为89.51%

4.措施与行动

开展了以工业废气整治和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加强烟尘控制区建设。各区中心城区建成区烟尘控制区面积101.08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顺德、高明两区大力加强烟控区建设,将中心城区全部建成烟控区。二是在大气污染重点行业推广治污新技术。陶瓷行业的白烟治理技术、水泥行业的大布袋除尘技术、燃料结构中的水煤浆技术和旋流板塔的除硫除尘技术已在我市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是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对印染、陶瓷、水泥等污染较大的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提升。四是加强了全市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规范全市机动车排气的路(抽)检工作,各区均设立了机动车排气流动路检小组,对汽车和摩托车排气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排气超标的车辆实行罚款并限期治理。同时市府办批转了市环保局《整治禅城区公交车排气污染工作方案》(佛府办[2003]172号),在禅城区开展公交车排气污染整治工作。

 ()水环境

1.水环境质量

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主要江河水质基本达到相应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标准。部分内河涌污染物仍较严重。

(1)饮用水源

各区中心城区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85%。禅城区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9.48%,超标项目为粪大肠菌群;南海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6.83%,超标项目为粪大肠菌群;顺德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高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9.42%,超标项目为石油类;三水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各区中心城区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如下图所示。

(2)江河水质
  主要江河包括西江干流、顺德水道、东平水道、潭洲水道、平洲水道、容桂水道、东海水道等七条河流。2003年东平水道、容桂水道、东海水道和潭洲水道水质较好,所有监测项目均达到相应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西江干流、平洲水道、顺德水道监测指标中粪大肠菌群项目超标,主要是受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的影响。

3)城市河涌

珠江综合整治初见成效,局部河涌水质初步得到改善,但佛山水道、西南涌等城市河涌水质污染仍较为严重。2003年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城市河涌水质达标率依次为:79.71%82.40%95.70%100%82.60%,城市河涌整治仍将是我市今后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

2.废水排放

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36642.62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2001.62万吨,比上年增加了1.65%,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8338.86吨,比上年增加0.28%;氨氮排放量为436.66吨,比上年减少45.16%。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7.12%,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5114.1吨,比上年减少6.86%;氨氮排放量为3099.6吨,比上年增加7.72%2003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6.64%,各区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40.11%

3.措施与行动

一是开展流域综合整治,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各区均制定了污染较重河涌的整治规划,注重河涌两岸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建设;禅城区的城南碧水工程已完成河涌整治6.9公里,建设污水干管约28公里开展了畜禽养殖场的清理整顿并取得一定成效河流两岸的生态、景观整治已有了根本性好转。二是全面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东鄱污水处理厂和顺德大门污水处理厂已通过环保部门的验收投入正常运行,沙岗污水处理厂和高明荷城污水处理厂已动工建设,三水西南污水处理厂筹备进行招标工作,一大批镇级污水处理厂工程正在建设中。三是加强饮用水源的统一规划和监督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对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企业、煤场、沙石场等进行了清理和规范化整治。四是继续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推行工业污染物集中治理。禅城区纺织印染废水集中处理东、西站正在扩容;顺德容里电镀城、华口电镀城建设了电镀废水处理中心;顺德杏坛工业园、均安纺织工业园、三水大塘工业园正在建设集中污水处理系统。

()声环境

1.声环境状况

2003年全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基本与去年持平,各区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均达到国家相应标准。

 

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

类别

适用区域

标准[dB(A)]

昼间

夜间

0

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50

40

1

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55

45

2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60

50

3

工业区

65

55

4

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70

55

 

1)区域环境噪声
       禅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7.8分贝(标准为60分贝),比上年下降0.1分贝,达标率为81.8%;南海区平均等效声级56.5分贝,比上年下降0.1分贝,达标率为77.4%;顺德区平均等效声级55.4分贝,与上年持平,达标率78.2%;高明区平均等效声级54.3分贝,比上年下降2.9分贝,达标率为100%;三水区平均等效声级56.0分贝,比上年上升0.2分贝,达标率为93.1%

 


      2)道路交通噪声
     
禅城区平均等效声级68.6分贝(标准为70分贝),与上年持平,达标率为81.4%,大于70分贝的路段长为12.16公里;南海区平均等效声级67.6分贝,比上年下降0.3分贝,达标率为92.6%,大于70分贝的路段长为2.22公里;顺德区平均等效声级67.7分贝,比上年上升0.6分贝,达标率为90.0%,大于70分贝的路段长为5.20公里;高明区平均等效声级64.7分贝,比上年下降1.8分贝,达标率为100%;三水区平均等效声级65.6分贝,比上年上升0.3分贝,达标率为91.5%,大于70分贝的路段长为2.5公里。

 

 

2.措施与行动

一是加强噪声达标区的创建工作。全市共建成1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为69.93平方公里,建成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69.18%。二是进一步加大了对噪声污染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娱乐场所噪声污染的监管;强化对建筑施工噪声的治理,严格控制夜间施工;督促噪声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做好污染治理工作。三是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控制交通噪声。继续落实机动车禁鸣制度,对部分道路进行改建、扩建、改造,通过铺设道路改性沥青以及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带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交通噪声。

(四)固体废物防治(包括危险废物)
  1.状况
  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8.53万吨,比上年减少6.9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28.47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2.67%
 。各区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总清运量为65.12万吨,比上年增加6.54%,其中无害化处理量为46.39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71.24%,比上年增加1.07个百分点。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7685.19吨,综合利用量1836.80吨,贮存量为10.39吨,处置量为5838.00吨;第三产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0.587吨,处理率为99.83%。

2. 措施与行动

一是加强了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监督和管理,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为0.62万吨,全市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二是做好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和监管,基本杜绝了城乡垃圾乱堆、乱放、乱焚烧的现象。我市有南海狮中垃圾卫生填埋场、南海环保发电厂、顺德垃圾处理中心三个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佛山高明苗村白石坳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在建设之中。三是加强医疗危险废物的集中处理。禅城区的所有医疗机构和南海区的四间医院将医疗危险废物集中送往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处置,顺德区和三水区的医疗危险废物分别由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顺德区垃圾处理中心和三水区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绿化建设和生态环境

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建设
   
佛山市自1985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即南海九江璜矶鹤巢自然保护区和高明合水桫椤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9.21平方公里。
 
   
佛山市内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共23个,占地268.82平方公里。其中,南海有1个风景名胜区和3个森林公园,总面积为28.12平方公里;顺德有9个风景名胜区和6个森林公园,总面积为42.62平方公里;高明有6个森林公园,总面积为113.66平方公里;三水有3个森林公园,总面积为84.42平方公里。2003年全市各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87%
    2.生态示范区的建设
    佛山市有省级生态示范村19个,省级生态示范镇1个,省级生态示范园2个,总面积11737.15公顷。禅城区建立省级生态示范村1个,面积146公顷;南海区建立省级生态示范村、园4个,总面积787.15公顷;顺德区建立省级生态示范村、镇12个,总面积8804公顷;高明建立省级生态示范村1个,面积295公顷;三水建立省级生态示范村、园4个,面积1705公顷。2003我市5个生态示范区申报省级生态示范区,分别是南海区金沙镇罗行村、顺德区陈村镇大都村、乐从镇葛岸村、龙江镇南坑村和三水区桥鑫生态园,在经过市、区两级环保部门组成的验收组初审后, 2003年12月30通过了省环保局的验收并正式得到命名。

 二、环境管理

()环境法制建设与监督管理

2003年我市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政务公开工作,开展环境执法人员职业操守教育活动,举办环保法律法规培训班,不断提高全体环境执法人员的文明执法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努力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作,加强工业污染监管力度,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在行动中全市共出动5230多人次,检查企业1927厂次,对水泥、电镀、金属拆解、熔铸、漂染等362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检查和整顿。继续加强和健全进口废物审批制度、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对38家进口废物利用单位进行了层级审批。开展污染负荷占全市65%以上的重点污染企业的全面达标工作,其中2003年完成对全市29家企业的全面达标验收工作。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对收缴的剧毒鼠药进行无害化处理。

“非典”期间,共组织400多人次对医疗单位和垃圾填埋场进行检查,规范了医疗垃圾的处理处置,加强了医疗废水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全年对328家违法企业作出处罚,处罚金额共187.9元,其中举行听证的82家;受理8件行政复议。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数216个,完成限期治理项目投资额2698万元。

 ()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制度

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15371个。其中,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有39个,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有1567个,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有13765个,环评执行率为100%。应执行“三同时”的项目数为1173个,实际执行的项目数为1113个,执行合格的项目数为1112个,“三同时”执行率为94.88%,“三同时”执行合格率为94.80%
 (三)环境监测与监察

 1.环境监测

我市行政区划调整后,为了整合全市环境质量监测资源,2003 年开展了全市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优化布设工作,包括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大气自动监测、降尘、降水)、水环境点位布设和调整以及声环境点位布设(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和功能区噪声),并于12月底通过了省局的验收和认定。从200411开始启动新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体系。

全市加大了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步伐,目前市监测中心站综控楼主体工程已建成;顺德水道已建成运行水质监测自动化系统;东平河和佛山水道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已完成征地、设备招投标工作,即将破土动工;全市五区均已开展大气自动化监测,环境监测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禅城区新成立了环境监测站。到20041月为止,市监测中心站和五区监测站均建立了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体系,通过了省计量认证转版评审工作,顺德区和南海区监测站先后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全市监测站质量管理水平和监测服务能力取得了全面的提高

2003年,我市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继续开展对各环境要素(地表水、环境空气、降水、噪声和底质)的常规性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以及各项委托监测,按计划完成空气质量日报、饮用水源月报以及环境功能区噪声的监测。全年共报出常规监测数据67786个,其中大气常规监测数据15639个,水质常规监测数据17947个,噪声常规监测数据9041个;污染源监测数据92112个。

 2.环境监察

2003年是我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市、区二级环境监察机构完成了由监理向监察转变。严肃查处环境违法案件,进一步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积极做好群众信访工作,认真落实高、中考期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排污费的征、管、用工作。全市共完成征收超标排污费 4971.7万元。现场检查企业共10498厂次,检查污染防治设施11396台次。

三、公众参与

()来信来访

环保信访和环境污染事故得到了妥善处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全部办结2003年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共受理群众环保信访投诉4571宗,其中,废气污染投诉2228宗,噪声污染投诉1779宗,废水污染投诉340宗,其它污染投诉224宗。面对日益增多的环保信访投诉,各级环保部门坚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认真负责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截至去年底,已处理结案4501件,结案率为98.47%,特别是彻底解决了沙口发电厂噪声扰民问题2003年市、区两级环保部门承办人大议案、政协提案55件,全部办理完毕,处理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环境宣传教育

1.环境宣传

努力创新并积极开展环境宣传工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创办了《佛山环保工作通讯》,围绕生态环境规划、珠江综合整治、非典疾病的预防、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等环保中心工作,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系列性、专题性的宣传报道活动,掀起了立体式的宣传高潮。20031213,我局与市信息办、佛山市电视台共同举办“佛山市企业环保电视大赛”,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受到了公众的好评。据统计,2003年在市电视台、电台、佛山日报播出或刊登的有关环保内容的报道有890多篇,在南方日报、珠江环境报等省内市外报纸上刊登的关于我市环保工作的报道有100多篇,为历年来环保宣传报道工作见报频率和播放频率最高、效果最显著的一年。

2.环境教育

继续推进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积极组织省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2003年全市共有15间学校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全市省级绿色学校(幼儿园)增至36间,其中有2间学校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启动了“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全市共有5个社区被命名为“广东省绿色社区”。

3.环境信息

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新进展。一是对环保网站进行重新策划和改版,强化了环保门户网站建设。改版后的网站信息更新及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以全新的面貌奉献给广大群众,在加强佛山环保部门与社会各界沟通和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启动了全市环境信息化建设规划工作,通过规划,进一步整合一市五区的环境信息资源,推动全市环保系统的信息共享。三是环境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强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四、环保科技与环保产业

()环保科技

环保科技工作成果显著。一是研究和编制了《佛山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邀请清华、复旦、中科院等国内的著名科研机构,参与编制了水平高、科学性强的《规划纲要》,并20031121正式向社会公布。《规划纲要》的公布实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乃至整个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继续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试点,让更多的企业了解清洁生产,逐步接受清洁生产的理念。市联达纺织有限公司于20039月顺利通过了省的清洁生产评审,成为省首批、我市首个“省级清洁生产企业”。三是积极在陶瓷、纺织印染、水泥等传统产业推广治污新技术。2003年度,我市有2项废水处理工程被评为“省环保优秀示范工程”;有3项新技术、新产品被评为“省环保优秀新技术新产品奖”。

()环保产业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速。2003年,按照“多渠道融资、市场化运作,多元化竞争”的原则,大力推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和产业化,构建平台,把社会资本引入到环保事业发展中来,努力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环境保护的新机制。对进入佛山环保产业市场的公司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较好地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市场化发育。2003年,全市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达197家,从业人员约为1.4万人,产值达30.5亿元。我市还积极推进绿色环保产品认证等工作,至2003年底,共30多家企业获得绿色产品认证。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鼓励引导企业推广实施ISO14001标准,截至2003年底,全市通过认证的企业有50多家。与此同时,我市抓住园区经济发展的新高潮,大力推进园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南海松岗松夏工业园于2003年成为全市首个通过ISO14001认证的工业园区,南海狮山科技产业圆区以及高明沧江工业园分别启动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五、环保投资

2003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381.39亿元,环保投资达38.02亿元,环保投资指数为2.75%。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气三大项工程)投资14.34亿元,老污染源的治理投资6.75亿元,新建项目三同时的环保投资1.48亿元,城市绿化建设投资2.66亿元,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投资11.90亿元,环境管理投入0.89亿元。

 

 

六、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

为了更好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市委、市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全面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工作,并力争于2006年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验收。2003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创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订和颁布了《佛山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施方案》;杨晓光副市长带队于1027专程到北京拜会了国家环保总局汪纪戎副局长,表达了我市的创建意愿;200442,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全市“创模”动员大会,把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区和市直单位。目前,围绕三年“创模”目标,我市正加快推进珠江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建活动。通过“创模”,加快城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使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站内搜索:
公务员邮箱登陆: @foshanepb.gov.cn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200501A004 佛山市环境保护局 版权所有
佛山市环境信息中心制作与维护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市东下路12号
办公电话:(0757)83382525 电子邮箱:foshanepb@foshanepb.gov.cn 粤ICP备15035135号 网站标识码4406000029